当前位置: 首页 >> 越南之声 >> 越战之殇 rss

越战之殇

yuenan.71ix.com.cn 在 2015-03-30 发表,评论(0),阅读()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中越战争,由于交战双方公布的信息缺乏透明度,所以到底谁取得了胜利,一直是个疑问。一场战争哪一方取得了胜利,通常以是否达到战争的目的来判断。中国方面,把这场战争定位为「自卫反击战」,但中国攻打越南的目的,真的就是为了「自卫反击」吗?稍微有一点智商就会想到,问题绝不那么简单。

  大部分资料都是说因为越南在边境挑衅,所以中国出兵是教训越南让越南老实一点。可是79年以后越南老实了吗?反而更加猖狂了!从79以后到89年一直没有停歇。直到现在反而更嚣张了。

  中国没有得到越南领土,没让越南赔款或者签订城下条约获得利益,没让越南停止挑衅反而越来越猖狂,没能让越南进贡,没能让越南服气,虽然让越南损失了士兵,但是中国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从这场战争中到底得到了什么?白白牺牲的那些将士们瞑目吗?再后来....又把辛辛苦苦轮战得来的山头有白白送给越南了。

  越南当时是两厢作战,主力部队在打柬埔寨。尽管背后有苏联的支持,但小小的越南,断不会愚蠢到无端挑衅它北面的强邻。说白了,中国是为了逼迫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拯救濒临绝境的红色高棉才对越南动武的。这应视为中国的战争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战争的结果并没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军队从越南撤退,所以战败的应该是中国。

  越南这个国家很不好对付。在那之前,美国人打了5年没占到便宜不说,甚至是吃了大亏。现在的美国人想起那场战争,还犹如一场恶梦。中国在攻打越南之前,解放军有近十年没有对外作战。士气虽然很高,但作战部队之间的配合起难免生疏,后勤辎重部队跟不上的老.毛病似乎一直没有改善,武器装备也较越南掌握的最新苏式、美式武器落后。

  从作战部队的布置来看,中国在中越边境集结了56万军队,给越南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这主要是防止苏越联手越南可能对中国发动的进攻,并不全是为了越境作战而准备的。越境作战的部队,先是由广西云南边防部队10万人攻打越南北部,加上后续的力量,共计20万余人。越南方面则以正规军3个师团(约3万人)外加民兵应战,共计10万余人。

  不要小看越南民兵的力量,他们是打败美国、统一南北越南的主力。美越战后,这些民兵虽然返回了家乡务农,但他们实战经验丰富,可以熟练地使用苏制、美制和中国制造的各种武器,堪称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民兵。


  双方的兵员的伤亡情况是∶中国方面,根据昆明军区的报告,1979年2月17日至27日歼灭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歼灭37,000人。自己牺牲6,954人,负伤14,800人。越南方面发表的战报则是∶杀死中国军队20,000人,杀伤40,000人。双方的说法差异很大,可以认为都没有说实话。考虑到进攻一方在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估计中国的损失应该数倍于越南,但越南方面有很多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战后解放军上层痛感军队的落后,开始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恐怕很难用所谓的正义与非正义来划分。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政权在柬埔寨搞..屠...杀.,引发越南对柬埔寨的入侵和占领。中国支持了越南和美国的战争,但不能容忍越南侵略自己扶持的红色高棉柬埔寨,所以要惩罚忘恩负义的越南。现在看来,这一切就象小学生打架一样,这仗打得毫无意义。

  但,这可能就是政治。在当时的情况下,战争结果和胜负可能并不重要。越南在战争之后继续在柬埔寨驻军,1980年6月还介入了老挝和泰国的边境纠纷。1989年9月由于越南要搞改革开放,才从柬埔寨撤走了军队。而这时,苏联摇摇欲坠,中国则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对越南和柬埔寨都不感兴趣了。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越战争?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人们已经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讲,邓小平领导的这场战争是打给中国共产党人看的,小平复出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已经在他心中草绘而成,要实现这个蓝图必须在党内树立绝对的权威。要打一仗。那时"四人帮"刚被粉碎,党内思想极左的人大把大把的,既反邓,更反对他的路线及政策。要改革,就要有权威。最快的树立权威的办法就是打仗。

  也有人说,是打给社会主义国家看的。1975年,美国人是在损兵折将以后狼狈地撤出了越南。小平同志说了,我教训一下越南。那时候越南跟着谁跑呢?跟着苏联跑。小平同志这个时候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是把自己、把中国从所谓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划出来。当时许多东欧国家都不满意,说社会主义国家打社会主义国家。小平同志在当时就看到,你这种社会主义,不要也罢。结果怎么样?假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到1989年,所有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倒台,连苏联都垮了。十年前小平同志就看到了这一点,用这一场战争和你划清界线。

  其实,邓小平说教训一下越南,最根本的是越南统一后的忘恩负义,在越南人民历时二十多年的民族独立战争中,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给予了无私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抗美援越和抗美援朝一样,这种支持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食不裹腹的岁月里完成的。

  美国人亨利莫尔写的《越战前后目击记》,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读后我有着较深的感受:自卫反击战应该打!

  越南统一后的不久,越共政府总理范文同于1978年3月,在他的统治和整肃工作相对稳定一些的时候,突然宣布开展“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和取消一切私营企业的运动。

  亨利·莫尔写道:“由于越南大部分企业和商业是由中国籍居民经营,并且占有大量的财富和不动产,因此他们面临着最沉重的打击。在越南战争期间一直支持越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削减以至取消了对越共政府的援助。据报道,仅在1978年一年中就有大约十六万中国侨民或祖籍中国的难民被驱赶到了中国境内。

  “那次强制性驱赶中国侨民的运动作为后来大批的越南难民外逃的信号,越共政府对所有的人,尤其是被征服的南方人民,显示了越共政府的异常强硬态度。事实上,有些根本不了解越南的人士将难民问题归结为越南战后的经济困难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恶化的观点是完全悖谬的。因为首先被驱逐出越南的,恰好正是能够在恢复经济中起到非常积极作用的,千百年来在那块土地上进行经营和生产的中国商人。”

  “当然,作为越共政府政策的一个转折点,驱赶中国侨民的运动也并非无关重要,它如同1955年驱赶、排挤法国侨民一样,是那个民族特有的极端排外情绪的暴露,但越共政府与吴庭艳政府驱赶外国侨民作法所不同的是,它这次驱赶的并不是自己的敌人,却是它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曾给予它大量支持的盟友。”

  很清楚,这个盟友就是指的中国。被驱赶出境的中国侨民对这种强制性的措施感到疑惑不解,在他们还没有能够懂得越共政府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的时候,所有的财产已经被身穿绿色军装的越南军人和警察没收了,大多数中国侨民逃出越南时,除了身上的衣物之外,一无所有。

  亨利·莫尔举例说:“渡海逃到国广西省北海难民营的三十二岁的渔民周荫茂一家居住在越南北部的一个农村里。在他携带着全家出逃之前三个月,越南警察到他家里通知他,作为中国血统的居民(他具有越南国籍),他将遭到逮捕,送到“新经济区”去。这是对周荫茂控告越南渔民在他出海捕渔时轮奸了他二十七岁正在怀孕的妻子,并殴打他的三个孩子所得到的报复。那个连续遭到打击和威胁的渔民在1978年4月惊恐地把妻子与三个孩子带上一条二十英尺长(6。096米)的小船,沿着北部湾的海岸行驶了两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北海难民营。”

  一位侬族老人对亨利莫尔讲述了发生在他村子里的事情。村子里14名同情中国的越南人作为“越奸”被警察抓走。村子里的几名中国人被杀死。“逃跑的时候我看到墙上钉了两张人皮,奶头很大,是从被杀死的中国妇女身上剥下来的”。

  1979年2月17日,愤怒的中国终于下令“自卫还击”。当时的西方人对此次事件的评论。应该说是非常客观的,他们称之为“惩罚战争”。

  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当时的领导人黎笋等人没有及时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而是彻底背离了胡志明的路线,对内在南方强制推行过"左"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依仗苏联的支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妄图拼凑"印支联邦"。

  在这一错误路线指引下,越南一面公开反华,一面加紧对老挝的控制,直至对柬埔寨发动武装入侵。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越南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际处境空前孤立。

  1986年7月,越共总书记黎笋病逝。同年12月,阮文灵在越共六大上当选为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在60年代越南抗美战争时期,是越共南方局领导成员,曾多次秘密访华,对中国态度诚恳友好,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认为他是越南很有希望的接班人。

  抗美战争结束后,阮文灵不赞成当时领导人错误的内外政策,曾一再遭到排挤。阮文灵出任总书记后,急于纠正前任的一整套错误做法,提出越南要"同所有国家成为朋友"的口号。他认为,对越南来说,当时最为急迫的两件事就是要从柬埔寨撤军和改善对华关系。

  抗美战争结束后,阮文灵不赞成当时领导人错误的内外政策,曾一再遭到排挤。阮文灵出任总书记后,急于纠正前任的一整套错误做法,提出越南要"同所有国家成为朋友"的口号。他认为,对越南来说,当时最为急迫的两件事就是要从柬埔寨撤军和改善对华关系。

  当天下午,越南国防部外事局长武春荣紧急约告我驻越武官赵锐说:阮文灵总书记将于22日晚7时半在国防部会客厅会见张大使,双方均不带翻译,建议张大使换乘另一辆汽车,不挂国旗。赵武官返馆后,立即向张大使作了报告。

  成都秘密会晤在获知阮文灵的真实意图后,张大使立即将他的谈话内容报告国内。8月28日下午,使馆接到国内的指示,请张大使转告阮文灵: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欢迎阮文灵总书记和杜梅部长会议主席于9月3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内部访问,也欢迎越共中央范文同顾问同时前往。鉴于亚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为便于保密,会谈地点将安排在四川成都。

  经越共中央对外部安排,29日下午4时,阮文灵和杜梅在越共中央会客厅会见了张大使。张大使向阮、杜转达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邀请他们内部访华的意见。阮、杜都表示非常高兴地接受邀请、同意中方提出的会晤时间和地点,并说将立即向越共中央政治局报告,尽快确定随行人员名单,着手准备工作。

  30日,国内向使馆通报了此次会晤的大体日程安排,即9月3日上午,越方专机飞离河内,中午1时抵达成都,下午双方领导人会谈,晚上中方宴请。9月4日上午继续会谈,下午越方专机离成都回国。经请示国内同意,张大使将搭乘越方专机前往成都,参加会晤。

  张大使从成都回来后告诉我们说,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主要讨论了如何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和恢复中越正常关系问题。关于柬埔寨问题,双方着重商谈越南撤军后,柬埔寨的临时权力机构最高委员会的组成即权力分配方案。中方提出该委员会由13名代表组成,除西哈努克任主席外,金边政权出6名代表,抵抗力量方面由民柬(红色高棉)、拉那烈和宋双三派各出2名代表,共6名代表。对中方这一方案,阮文灵表示可以接受;杜梅认为,西哈努克本人也属抵抗力量,这样双方代表的比例为6比7,抵抗力量多了一个席位,估计金边方面接受起来会有困难;范文同则说中方的方案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最后,越方同意按中方提出的方案去向金边方面说服工作。

  关于中越关系,双方都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没有去翻老账。两国领导人都同意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谱写中越关系的新篇章。会晤结束时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会谈纪要"。江总书记还意味深长地引用了清代诗人江永的两句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见一笑泯恩仇。"当晚,阮文灵激动地写了四句诗:"兄弟之交数代传,怨恨顷刻化云烟,再相逢时笑颜开,千载情谊又重建。"成都会晤一年后,1991年11月,越共中央新任总书记杜梅和新任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访华。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1999年2月,中越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了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框架,简要说来就是"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更是火上浇油,使中越边境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1979年1月27日,即邓小平访问美的前一天,塔斯社报道了大批中国军队向中越边境集结,并对此表示关切,其他国际舆论的报道也对此作出种种分析和猜测。与此同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北京对河内发出战争声调》的文章,说有迹象表明,中美关系每发展一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局势就变得更具有危险性。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并没有取消他的访美行程。

  抵达美国后,中越问题成了各国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些疑问,邓小平是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当问到中国军队向中越边境调动时,邓小平说:“必要的军事调动是有的,这点你们很清楚。”问军队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他说:“我们得等着瞧。”最后,邓小平强调说:“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而在两个多月以前,邓小平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以及途径仰光的时候,也依然毫不含糊地抨击大霸和小霸,提醒东南亚提防“东方的古巴”,并警告越南不要在柬埔寨玩火。

  结束访美行程之后,邓小平开始对东京的访问,在会见田中角荣时他说:“对侵略者不惩罚,就有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正在考虑,为了惩罚,冒某种危险也要采取行动。”

  邓小平说:“越南同苏联签定的条约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越南对柬埔寨发却了大规模武装入侵,并正在中国边境地区挑衅。越南起的作用会比古巴更坏,我们把越南叫做东方的古巴。对付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的教训,恐怕任何其他方式都不会收到效果。”日本外务省人士对此十分吃惊,说这是在外交上极少使用的激烈的措词。

  但此时美国人却不象日本人那样紧张。一位美国公司的负责人说:“美国人很喜欢听到副总理(指邓小平)关于苏联和越南侵略的谈话,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自己不便这样讲。”

  面对邓小平的激烈言论,越南并没有恐慌。2月7日,法新社自河内报道,越南对于邓小平最近连续发出的威胁,保持沉着,表示“决不惊慌”。

  2月12日,越南《人民军队报》的社论说:“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记取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教训。”此前,当邓小平在美国同卡特谈到“教训越南”的话题时,卡特也曾婉转地谈到美国在越南的“教训”。

  尽管邓小平言辞激烈,处处言谈透露着必教训的决心。但事实上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

  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其惨烈程度也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推荐:www.400zifei.com

Tags:

已有0位网友对“越战之殇”发表评论。

 

               
biggrin cry dizzy funk huffy lol loveliness mad sad shocked shy sleepy smile sweat titter ton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