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越南之声 >> 越南文化习俗介绍·越南与中国的相似之处 rss

越南文化习俗介绍·越南与中国的相似之处

yuenan.71ix.com.cn 在 2015-03-28 发表,评论(0),阅读(0)

越南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

越南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并且越南人淳朴,文明礼貌。见面时就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也大都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也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东汉开始,汉字就开始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成书于15世纪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词汇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都非常火爆,可以说故事情节是家喻户晓。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都在越南受到欢迎。越南文学《金云翘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Nguyen Du)南京游学。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文学名著——长篇叙事诗“喃传”《金云翘传》(Truyen Kieu),并搬上了越南舞台。

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不管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a”或“che”(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

筷子:筷子在中国古称箸或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在7世纪的时候,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当然也传入了越南,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现代越南语称为“dua”。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手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xin moi),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中国风俗的影响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的是越南没有“兔”,只有“猫”。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卯兔”的“卯” 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兔”也就成了“猫”了。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令人惊讶的是,在与越南人交往时,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计算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推荐:www.0318qh.com

Tags:

已有位网友对“越南文化习俗介绍·越南与中国的相似之处”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