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饲料产业渐被外资垄断 厄瓜多尔养户弃罗非转养虾
1.越媒称外资逐步垄断越南饲料产业
越南《海关报》11月20日报道,据越南饲料协会统计,目前越南有家畜家禽饲料加工企业约239家。其中,本土企业180家,外资企业59家,本土企业占其国内35%的市场份额,外资企业则占65%。外资企业垄断趋势日益明显。
越南正大饲料股份公司(CP)是典型例子。该公司的饲料产销量占全国的20%,饲料营收占该公司营收总额的62.2%。同时,该公司的鸡肉销量占越全国的40%,蛋类占50%。
报道称,本土饲料企业竞争力较弱,其主要原因,一是技术短缺。本土企业迄今未能生产预混合饲料(Premix)。二是设备依赖进口。本土企业的设备主要从欧洲和中国进口,增加生产成本。
2.养殖成本加大 厄瓜多尔养殖户弃罗非鱼转养虾类
据Intrafish 11月21日报道:由于竞争激烈及养殖成本加大,厄瓜多尔罗非鱼养殖业正在逐步改变养殖策略,外加亚洲地区大面积爆发EMS疾病,虾类产品价格骤增,不少罗非鱼养殖业者看到商机,纷纷转向养殖虾行列。
厄瓜多尔国家养殖业委员会会长Antonio Camposano表示,如今养殖虾产业对养殖业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90年代末期,厄瓜多尔养殖虾产业曾遭受白斑点病毒,养殖业者放弃虾类产品,将目光锁定罗非鱼产品,如今恰恰相反,更多养殖业者选择虾类产品,以获得更多利润。同时,虾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无法与罗非鱼相比。
美国是厄瓜多尔罗非鱼主要出口地区,但是厄瓜多尔罗非鱼要面对来自中美地区竞争者的竞争压力,而美国市场中销售的冷冻罗非鱼切片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中国、越南和埃及。
今年9月份,厄瓜多尔罗非鱼出口量670961磅,出口收益150万美元,比2012年同期出口的150万磅,减少了70%。前9个月厄瓜多尔罗非鱼累积出口量450万磅,比2013年同期的1070万磅,减少了58%。Antonio Camposano认为,厄瓜多尔养殖业者转而投入养殖虾类产品,不仅仅是因为虾类产品的市场价值更具有吸引力,而是厄瓜多尔罗非鱼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具优势。
3.新加坡中渔集团全年净利跌20%
据《联合早报》11月24日报道,新加坡中渔集团(ChinaFishery)截至今年9月28日的全年净利滑落20%至6193万美元(约8000万新元)。集团营收增加14%至6亿3084万美元,税前盈利走高3%至7325万美元。集团每股盈利3.03美分,每股净资产值59美分。
4.新加坡马可波罗海业全年净利下跌55%
据《联合早报》11月24日报道,新加坡马可波罗海业(MarcoPoloMarine)截至今年9月底的全年净利下跌55%至1015万元,每股盈利2.98分,每股净资产值49.4分。集团这段期间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加21%至1亿1311万元,税前盈利同比下滑52%至1369万元。
5.美国修订溴氰菊酯在鱼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美国环保署(EPA)消息,11月7日美国环保署发布公告,将溴氰菊酯(Deltamethrin)在鱼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0.01ppm。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5年1月6日。
6.俄罗斯鱼类产品进出口整体下滑
据Intrafish 11月21日报道:根据俄罗斯联邦渔业服务部Rosrybolovstvo的数据显示,截止至11月13日今年俄罗斯白令海峡阿拉斯加绿青鳕渔获量25.6万吨,同比减少13%,该渔获量已完成本年度总允许捕捞配的77%。渔业专家认为,绿青鳕捕捞量减少与西白令海峡海水温度升高及恶劣的天气环境有关。预计目前的捕捞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尽管捕捞条件不利于海上作业,但仍有7艘大型和5艘中型拖网渔船在海上作业。Rosrybolovstvo的副总裁Vasily Sokolov希望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可以完成剩余的捕捞配额。截止至本月13日前,渔民在Karaginskaya地区捕捞的绿青鳕数量为12000吨,占总允许捕捞配额的75%。Petropavlovsk-Commander海域分区的捕捞量为83900吨,比重占88.5%。
鄂霍次克海域绿青鳕捕捞量为820300吨,占总允许捕捞量的92.9%。其中,290000吨来自北鄂霍次克分区,占该地区总允许捕捞量的98.5%。63300吨来自东库页岛分区,占55%。467000吨来自西勘察加及勘察加半岛分区,占99.1%。推荐:www.zaoxingji.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