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妹
灵是一位留美本科生,越南人,我认识她是两年前来到学校,因为国际生来得早,需要参加入学指导讲座,在开学前我就住进了宿舍。
学校的宿舍分两类,一类是主要给本科生住的,管理比较严格,学校规定本科一年级必须住校,满一年后可以选择住校或住校外,这类房间比较小,公用厨房洗衣房,有24小时前台,有乒乓球台,台球桌,琴房,电视等娱乐设施。第二类是公寓,跟国内几室一厅的户型类似,高年级的学生住的比较多,有的还适合家庭入住(结婚但没有孩子的家庭)。
我刚到学校只申请到了第一类,前面说到管理严格,因为每层楼配备了4名管理员,都是学生管学生,会帮你解决生活学习室友相处异国初来乍到等等的问题,总之有问题就找他们,都会很热情的帮你解决或者出主意,这些管理员叫PA(Peer Advisor)。灵就是PA,不过她跟我不是一层楼,不负责我。
第一次见面是几个PA商量带着各自的舍员一起吃饭聊天熟悉一下。那次聚会在食堂进行,亚洲人很少,本科生以白人为主,灵是越南人,我的PA(白人男生)特意介绍灵给我认识,好像提到灵在学习中文,你们以后多交流之类的。灵皮肤偏黑,个头不高,扁鼻头,一对小虎牙。但头回见面也没怎么说话。
再后来,我跟灵在食堂遇到过几次,渐渐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聊上几句。有一次,她所在的社团搞筹款活动,卖越南特色的小吃,我正好那天没事,就路过,她很热情的介绍完食物,问我要哪种,我突然发现没有带钱包,有点尴尬想说要不下次再来支持他们的活动吧,灵挑了一份rice ball类似糯米团子给我,拿出自己的卡帮我付了帐。当时她是社团的主席,开始我以为主席送人点东西不用交钱,没想到这也都是公事公办。我吃着糯米团子想这个小姑娘还真有点意思。
接近期末有一次她问我,有没有几个小时时间可以帮她复习一下中文,她选了中文课,有些词不太理解,希望我能帮她巩固一下。复习中间,我们也闲聊,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印象中,本科出来留学的一般家里条件都不错,因为本科学费比研究生学费高,而且时间久,四年下来生活费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本科生活动更丰富,有些活动也需要自己额外负担。没想到,灵是这样的,她是申请的奖学金,所以不需要支付学费,但是生活费要自己想办法,所以她申请做PA,PA不需要支付房租,属于校内打工,除了需要联络好舍员,组织舍员活动,解决问题,还需要排班到前台值班。她第一年并不是PA,因为跟室友相处有矛盾,她决定当PA,因为PA是住的单独的一套小房间,不需要跟其他人分享客厅和洗手间。在当PA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舍员,她需要想办法跟大家熟悉,打成一片,组织的活动要大家都有积极性参与。在校园我和常常能看到灵和她的舍员们走在一起,互动很多。
我研究生第二年搬进了学校的公寓,条件好一些,灵也同一时期搬进了公寓,但是我们不住在同一片,不过彼此仍然有联系。她不当PA了,为了生活费,开始找工作,先找到校内的一份工作,帮助学院老师整理PPT,策划活动,灵是学市场营销的,对组织活动很有热情。可惜这份工作没做多久,学院裁减了这个职位,灵后来说当时算下来生活费所剩无几,交了房钱就没钱吃饭,已经开始借钱了,
可是她眼睛里闪着光对我说,我很幸运,又找到一份校内工作,现在略有一些积蓄,生活宽裕多了,办公室老师对她也很好,工作很愉快。好像灵对每个雇主都赞赏有加,从来没听她说过雇主的坏话。
我俩同时毕业,前几天约了见面。灵跟我说,她找到工作了,在一家美国公司。要知道外国学生找市场营销的职位是很难的。她说自己列了一个表,把自己想去的公司列下来,然后一个个投简历,投了上百家,有的没回音,有的给了面试机会,最后录取的这家公司,是帮大公司做策划的,可以接触到面很广的工作范畴,公司里的同事也很好。
她不停的说,自己很幸运。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很有规划,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人,并且每天都为了目标努力努力。
她说目前,工作,住房(不是买房,是租房),男朋友,健康,是她最关心的,她要享受生活,还不想规划自己以后的婚姻道路,觉得为时尚早。
我感觉她做事很成熟,比同龄人想得多,可能跟从小需要独立学习生活有关。想想我跟她一样大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学费生活费,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想法也简单,真是差距蛮大的。能干的灵,有能力也有运气,祝福你。
编者的话
我也很喜欢越南小妹, 积极乐观, 有计划。永远认为自己幸运,懂得感恩,幸运会一直眷顾她。现在她是小荷初露尖尖角,期待她的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