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越南之声 >> 恒向线连载19——越南1 rss

恒向线连载19——越南1

yuenan.71ix.com.cn 在 2015-06-27 发表,评论(0),阅读(0)

9. 越南 越南就像中国的一个偏远省份,好多东西和两广、海南相似,比方说湛江人喜欢吃烤蚝吧,就是海蛎子带着一边壳,加上调味品和大蒜等等,放在火上烤熟了吃,在越南海防也有。胡志明市大街上好多象棋摊子,但是高手不多,好多人光会先对子,到最后拱卒。船上有个师傅过去和摆象棋摊为生的对弈,摊主都是靠赢棋吃饭的,却连输三盘,背起摊子在众人哄笑中赖账走了。但是越南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在那里常常会见到一些独木舟,其实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用藤条编成一个圆圆的斗,山东的同事都叫这种船为簸萝油子,外表糊上沥青就不会进水了,划这种船有技巧可讲,不会划的人上去后船光是在那里转圈。他们不但用这种小船来大船旁边贩卖东西,有时还划着出去放流网。湄公河里的小船也很有特色,船头都做成一个蝴蝶还是什么形状忘记了,还涂上红油漆。

小时候看连环画总觉得把人家越南鬼子丑化了,到了越南才知道就是那么回事,又黑又瘦,还爱带那种圆圆的草绿色棉帽子。那些做船舶代理的人应该算作白领了吧,穿得也干净,还往往带着一副眼镜,却总是让人感觉不那么……那个词语叫什么了,对了,和谐。越南的女子呢,比较奇怪,也许是化妆的原因吧,我不清楚,反正是有的就很黑,一些年轻的就很白,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她们都很怕晒,头上带着斗笠,脸上蒙着白纱巾,年轻女子穿的裙子和中国的旗袍有点类似,但好像质地非常薄,而且开叉特别高。越南女的穿个衣服也让人发笑:穿个短袖,胳膊上却还套着长套袖,直接穿个长袖不就完了么?穿着旗袍,腿上却还套着长裤子!

越南钱很不值钱,一万越南盾好像相当于人民币三四块钱。有次同学的船在越南找了个湾子避风,那里是落后的农村,非常荒凉,人民也没有开化,不像胡志明市和海防等大港口的人懂得那么多,想买他们捕的鱼虾吃,给他们美元他们不要,因为1美元的纸币1后面连一个0也没有,10美元后面才一个0,也不要,给人民币还是不要。最后拿出以前在印尼买菜时没有花完的印尼钱来,印尼钱也很不值钱,动不动就是几万的面值,和越南盾有得一拼,越南人看到后面那么多0,挨个数了数之后眉开眼笑的,最后以合人民币大约一块五毛钱的印尼钱买了他们一大篓子带鱼,印尼钱花光了之后接着只好花韩币,因为他们只喜欢0多的钱。

好多老船员都很怀念越南的洗头和洗脸,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时兴人躺着洗头,都是打一盆水,或者在头顶上挂一个铁桶,头低下就洗,突然那么躺下别人给洗,感觉很新奇也很享受,洗脸也是好几个程序和步骤,让人觉得洗了之后舒舒服服。

有个师傅在越南还闹过一个笑话:他听说越南的鹩哥不错,就想买两只鹩哥带回来,到海防之后,码头有人上来了,他就和其中一个攀谈,两个人都不大会英语,就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他用双手做出飞的样子,然后又拿手往嘴边放,意思是可以说话的鸟,对方想了好长时间,最后似乎明白了,然后约定第二天上午。第二天,工人骑着车带他走了老远,最后到了一个市场,哪有什么鹩哥啊,全是卖鸡鸭的,那人指着鸡头和鸭巴子问他要不要买,弄了半天以为他要能飞的又能吃的,最后那人总算明白他想买鸟了,带他去了花鸟市场,结果那里有很小的老鹰和其他鸟,但就是没有鹩哥。

第一次去越南是跟着校船“育龙”轮去的胡志明市,那次是装大米,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大米出口量据说是世界第一。越南的热带水果—火龙果和红毛丹非常有名,总是有一些当地的妇女划着小船过来兜售,价格也不贵,一个美元居然可以买8个火龙果,有时不用花钱,用洗衣粉或者肥皂或者方便面交换就可以,他们很喜欢我们的康师傅方便面!有的船上还卖花,卖盆景。九十年代,越南一美元的盆景,到日本或者韩国可以卖到二三十美元。

越南的木制工艺品非常漂亮,做成狮子或者帆船,质地一般都很硬。“育龙”的大副曾经买了一艘帆船,长度恐怕超过一米了,有同学说大副你买的船真大,大副说一点也不大,我们同学也很凑趣:比“育龙”是小点……我们总说自己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别人是学不来的,我感觉越南就和大陆的改革开放差不大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场极大的丰富,黄鳝都养得很肥,有特色的一点是那些食品蔬菜供应商大都是女的,一上来就找船长撒娇,然后顺利地就谈成了生意。中国以前就是穷哥们多,像阿尔巴尼亚,越南,巴基斯坦等,毛泽东时代关系不错,一些年纪大的越南人见了我们可以打着拍子唱《东方红》。越南的引航员不大认真,一边指挥船舶航行还一边看报纸,给他们可乐还不喜欢喝,点名要中国的绿TEA。去胡志明,移民局官员在湄公河里一个固定的地方登船。满载和轻载往往不是走同一条航道,轻载时可以抄近路。年轻没有经验的一水经常会被引航员给赶走,要求换一个有经验的老水手,因为过弯曲河道时,他们都经常说向右来一度或者两度,对操舵要求很高。

在越南下地一般都是坐摩托车下去,大街上摩托车很多,许多都是中国生产的,像什么嘉陵、大阳之类。开摩的的人也很多,许多还是女的。在八九十年代,那里民风淳朴,交通工具也以人力三轮车为主。以前中国海员收入低,到港之后主要是靠两条腿走路,有的老海员说这样走走踩踩地气很舒服,所以大多数会婉言谢绝这些三轮车司机。不坐不要紧,他们照样蹬着车一路跟着,看是否走疲劳了就会有机会了,好多人看到他们诚恳劲,那个辛苦样,背弓得跟大虾似的,往往会生出恻隐之心,也就花一块美元坐了。就好比有人上门讨债或者借钱,两口子立即吵架,讨债的一看那阵势,往往会生出恻隐之心而不好开口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坐摩托车来去来回要两块钱,那还是2002年,现在没准更贵。好多摩的司机都是女的,还比划着说很远,走出去得一个小时,那好,两块就两块吧。车开了没五分钟,女司机就不老实了,腾出一只手来将我放在她腰上手往上拉,一直放在咪咪上,我也不摸行情,将错就错。到了大街上,女司机跟我要五块钱,不说好两块的吗?同行的水手就交了两块,他问我你不是摸人家奶子了?我很委屈地说是她自己把我手拉上去的,水手说在这里都是这样多要钱的,女司机还指着旁边酒店说上去玩玩,十五块钱,坐摩托车免费,我赶紧掏出五块钱打发她走了,水手那边也让那个女的走,那个女的长得丑,他看不上眼,另外又花钱找乐去了,所以我俩的来去来回都变成了单程,我上超市和一些工艺品店逛了逛,后来也没有等水手,自己又花一块钱坐摩托车回船了。

越南的鸿基港和下龙湾,是仙境一样的地方,有“海上桂林”之美誉,我们好多人做梦都想去那个地方,但我一次也没有去过,非常遗憾,听船上一个去过的水手说起,那里岛屿众多,船在里面穿来穿去的,人就感觉自己走入了一副非常漂亮的山水画里面去了。他还跟自己的陆上朋友说这些年其实没赚到多少钱,但是省了一百多万,意思是免费旅游。真要跟团旅游还玩不了这么自在和开心。不过,我没有这个感觉,也可能我做驾驶员事情多,空余时间少,压力也更大,在国外港口总是觉得非常仓促,只有坐上回国的飞机时身心才能彻底放松下来。另外,在越南好多小酒馆里,只要不是黑店,其实很有意思的,船上人买了虾虎、海蛎子等海鲜,可以自己过去加工,爱怎么吃怎么吃,有些店主还站在旁边学厨艺呢。

 

Tags:

已有位网友对“恒向线连载19——越南1 ”发表评论。